2025-10-07

在現代電子製造中,精準度、效率與可靠性是成功的關鍵。MLCC(多層陶瓷電容)與被動元件製造時,自動封端機在塗佈漿料的工序中扮演重要角色。導入自動化封端設備不僅能確保品質一致,更能支援規模化、大批量的穩定生產。

製造被動元件的自動封端機運作原理

自動封端機的設計目的在於,以穩定且可控的方式,將漿料均勻塗佈於各類被動元件端面,如 MLCC、晶片電阻與電感等。元件會先放置於薄膠板(Thin Carrier Plate,簡稱 TCP)上,並透過精密的控制系統,引導至塗佈頭進行塗佈。

自動封端製程的關鍵步驟

  1. 對位與搬運
    元件於TCP中精確定位,確保每次塗佈位置一致,達到可重複性與穩定性。
  2. 封端與收回
    透過控制封端深度與收回速度,維持漿料厚度的一致性,確保產品可靠度。
  3. 真空脫泡功能
    在塗佈前後移除氣泡,避免塗覆漿料產生缺陷。
  4. 乾燥
    封端後的晶片會經過乾燥程序烘乾漿料,確保後續製程穩定。

透過此流程控制,有助於降低製程變異、提高可靠度與產品品質。相較人工封端,自動封端機可大幅減少缺陷發生率,並達成高效率的大量生產。

Process Guide Reference: TCP沾銀流程圖(單面-上下植入)


生產力衡量:不僅是速度的比拼

對生產管理者而言,掌握生產力的評估方式是評估與比較封端系統效能的關鍵。在被動元件製造中,生產力通常以「每小時產出件數(pcs/hour)」為衡量單位,需同時考慮產出量、良率與整體流程效率。

生產力公式:

生產力 = (每次循環晶片數 ÷ 循環時間 ÷ 2面) × 良率

 

  • 每次循環晶片數:依晶片尺寸與TCP孔數而定
  • 循環時間:與塗佈參數有關
  • 良率:代表無缺陷產品的百分比

範例說明:
假設一片TCP可裝載18,128顆0402(1005mm)晶片,循環時間為40秒,良率為99%,則:

18128 ÷ (40 × 2) × 60 × 60 × 0.99 = 807,602顆/小時

 

這顯示生產力的關鍵在於平衡產能與品質。透過優化循環時間、封端均勻性與良率,可確保設備達到最佳整體效率(OEE)

機型參考



自動封端機的主要優勢

  • 品質穩定:端面均勻,減少缺陷並提升產品可靠性
  • 高產能:優化循環時間,支援大規模連續生產
  • 高運作效率:自動化系統降低人力依賴,減少操作誤差
  • 可擴展性強:彈性因應產能成長,維持品質一致

案例分享:龍進自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

多家 MLCC、晶片電阻與電感製造商皆採用龍進自動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的 TCP 自動封端系統,成功提升產能與良率。

自動化封端設備的導入,不僅有助於產能規劃、降低營運成本,也確保生產過程穩定、能滿足全球市場需求。

結論

自動封端機是被動元件製造中電極塗佈的重要核心設備。透過精密的製程控制與明確的生產力指標,製造商能在產能、品質與成本之間取得最佳平衡,進而強化長期競爭力。

如果想進一步了解龍進自動機械的自動封端解決方案,歡迎聯繫我們,探索如何提升您在被動元件製造中的生產效率與穩定性。